2011年9月20日星期二
神奇破冰工具
不少外國人都對中文字存有一種或好奇或驚嘆的態度。他們有些更形容中文字是偉大的藝術。
其實不難理解. 只要想像一下, 在英語體系成長的人, 看我們的文字, 就如一粒粒密密麻麻的超繁複的豆豆, 或似古文明刻在石碑和牆上的神秘圖案。
一天我的英國同學看見一份有中文的雙語宣傳單張,更說他肯定一輩子都不能看懂中文。
正因為中文在外國人眼中是外星文,把同學的英文名翻譯,可以成為一個十分有效的破冰和聯誼工具。
他們還會努力跟著你的手稿嘗試寫自己的名字,寫出像幼兒寫的低b字,還在沾沾自喜。然後我的印度同學也教了我用印度文寫我的名字,而我又寫跟著她的怪獸字寫,一邊心想她一定在笑我寫低b字,一邊沾沾自喜。
儘管只是個放break 的Time killing活動,換個角度看也算是一場文化交流。於是在平凡的一天,頓時變得滿有意義。
P。
20/09/2011
2011年9月15日星期四
2011年9月8日星期四
2011年8月4日星期四
2011年7月25日星期一
在世界某個角落@ Ribe, Denmark
遊走僕實的小鎮
漫步在河畔旁邊
迷醉於街巷之間
撫摸清新的微風
呼吸隔世的憩靜
再凝望身旁的旅伴
心中安穩
感覺紥實
24/7/2011@Ribe, Denmark
2011年7月3日星期日
2011年5月22日星期日
在法國一個不知名小鎮散步
最近,由英國去法國的即日來回船票有特別優惠,於是那天,我們一行四人,要循海路到法國閒遊一天。


睡不夠也要玩,是年輕的特權。也不可玩多幾多年吧。
小鎮不繁華,也没有太多旅客,很清幽,用我們幻想中的歐陸風情去形容一點没有過於美化。

雖然這裡予人很純樸的感覺,但要找高尚點的法式美食,一點不難,而且還可以在露天茶座,用美好的陽光伴碟。這天氣這美食,可是為何英國人這麼愛法國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於不是法國的旅遊區,當人們對我們這四位亞洲人既好奇,也熱情友善。
我們途經一些小街窄巷時,遇上幾個當地人主動要求跟我們合相。
看不懂的路牌。
街上有時會找到這些人樣。
居民都喜歡在自己的前園栽種各種花卉。
這是簡單但快樂的一天。
人越大,簡單越顯得可愛。
P.
21.05.2013
2011年5月5日星期四
英倫初春的半天
英倫初春的天氣好得令人可以坐在沙發上望窗,呆過半天。
這裡的生活沉著得足以可讓人把整個人生的各種現實與幻想,過去到將來從不同角度思考一遍。
世界的資訊科技發達得使人可以足不出戶而得知天下事。由世界大事,到考試所需的資料,到音樂藝術等興趣,再至如何替自己剪一把頭髮之類生活細節,全部可以找到。於是,我真的可以每天坐在沙發上,呆足整個春天。
P.
5/5/2011@Home
2011年4月9日星期六
我的碩士課程選擇
早前一直為下一年的留學路張羅,物色大學與課程。
昨天,終於收到了第一個Master 的Conditional Offer。
感覺頓時踏實了不少。
那是The University of Reading 的Environmental Management課程。
雖然是紅磚大學,但由於它的排名不高,入學條件又只是2.2畢業便可,所以成為了我的水泡。如今取得水泡,可以放心等待其餘三個Application 的Offer。
另一個報了名的是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的Environmental 課程。
由於這大學的歷史比較短,它的名氣與排名不是很高。但它的Environmental Programme 在英國可謂甚有地位。
還有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Programme的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此大學排名還可以,排在約十幾名,而且它的Environmental 課程也著名。詢問過師姐有關此課程的內容,知道它的EMS ISO Modules 十分實用,學到很多,而且Project都是跟不同大機構合作,對豐富實戰經驗很有用。加上師姐正於當地攻博士,讀起來會有照應。於是這個選擇,就整個Package來說,算很吸引。
最後,University of Edinburgh是我所報的大學之中最吸引的。光是幻想一下在英國古老大學,而且是在蘇格蘭的古都愛丁堡讀書,每天呼吸著當地文化,已經興奮得想大叫。它的名氣與排名更不用說,是上述五間大學之冠,全球排名與HKU相近,但它最著名的學科當然不會是Environmental。再說,遷蘇格蘭,意味住我將會需要獨自重新適應英國北部的天氣和強烈的蘇格蘭口音。
P.
9/4/2011
昨天,終於收到了第一個Master 的Conditional Offer。
感覺頓時踏實了不少。
那是The University of Reading 的Environmental Management課程。
雖然是紅磚大學,但由於它的排名不高,入學條件又只是2.2畢業便可,所以成為了我的水泡。如今取得水泡,可以放心等待其餘三個Application 的Offer。
另一個報了名的是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的Environmental 課程。
由於這大學的歷史比較短,它的名氣與排名不是很高。但它的Environmental Programme 在英國可謂甚有地位。
還有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Programme的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此大學排名還可以,排在約十幾名,而且它的Environmental 課程也著名。詢問過師姐有關此課程的內容,知道它的EMS ISO Modules 十分實用,學到很多,而且Project都是跟不同大機構合作,對豐富實戰經驗很有用。加上師姐正於當地攻博士,讀起來會有照應。於是這個選擇,就整個Package來說,算很吸引。
最後,University of Edinburgh是我所報的大學之中最吸引的。光是幻想一下在英國古老大學,而且是在蘇格蘭的古都愛丁堡讀書,每天呼吸著當地文化,已經興奮得想大叫。它的名氣與排名更不用說,是上述五間大學之冠,全球排名與HKU相近,但它最著名的學科當然不會是Environmental。再說,遷蘇格蘭,意味住我將會需要獨自重新適應英國北部的天氣和強烈的蘇格蘭口音。
P.
9/4/2011
地球很危險
這個地球再沒有 「backyard」。整個地球都是我們的backyard。
說核能是人類偉大的發明,其偉大之處是指其可怕的創造力,也必然包括其毀滅能力。它絕對有能力比任何宗教更叫人實際地賴以維生,令人又敬又畏。而且更能把人類的命運緊扣在一起,從此再分割不開來。
如今,我們真的可以說句「Together We Are One」。因為根本沒有人能獨善其身。 我們的生活, 文明, 甚至全球物種的存亡, 已要看它生不生性。
核能向我們宣告,它已進佔世界各地,把全人類繫於一線,回不了頭。反核也只能能亡羊補牢。 只是目前全球已有442個核電廠在運作,為多個國家提供大量電力。核電產生的不同種類及害性的放射性廢料(Radioactive Wastes)日益增加。當這些廢料的半衰期是可以由碘-131的約8天至鈾-235長達約7億年的時侯,我們還憑什麼可以說它「絕對安全」? 我們現代人類有如此長的將來去補這個牢嗎?
這一次,它就訓示我們世事無常。最近英國風險管理顧問公司Maplecroft 的研究就發現,超過十分之一位於日本、美國、台灣、亞美尼亞和斯洛文尼亞的「高風險」或「極高風險」地震區。說不定下一刻出事的就是你左近的一家核電廠。逃不掉,只能防範它,只能認知它,只能在事故前作出準備。
核能的出現與發展告訴我們,人類正隨無涯知識,發展出無限可能性 (包括自毀)。但生命智慧的啟發卻被眾多因素埋沒掉。墨非定律之下,我們註定會完蛋,我們在刻下能夠做的,就只有老生常談的珍惜生命。環保的事,做了,未必一定可改變世界。只是不做,我們也是去不了火星的逃難。
P.
9/4/2012@地球
P.
9/4/2012@地球
訂閱:
文章 (Atom)